Aug 01, 2025 7:32 AM
Aug 04, 2025 11:26 AM

生殖内分泌疾病

病因流行

闭经为常见的妇科症状,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根据既往有无月经来潮,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
继发性闭经发病率明显高于原发性闭经(E错)。以下丘脑性(D对)最常见,依次为垂体(C错)、卵巢(B错)、子宫性(A错)及下生殖道发育异常闭经。


蜘蛛痣是雌激素灭活减弱,血管扩张
绝经是雌激素减少,血管收缩——潮热

机制原理

在青春期,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间尚未建立稳定的周期性调节,FSH呈持续低水平,无促排卵性LH峰形成,无排卵发生;在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不断衰退,雌激素分泌量锐减,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FSH常比LH更高,不形成排卵期前LH高峰,故不排卵。各种原因引起的无排卵均可导致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作用而无孕酮(P)对抗,从而引起雌激素突破性出血(B对ACD错)。基础体温双相(E错)常常提示有排卵。

青春期:FSH持续低水平
绝经前:FSH高水平


正常月经周期中,第1~4日为月经期,月经周期第5~14日为增殖期,即子宫内膜呈增生性内膜,月经周期第15~28日为分泌期,即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内膜。但是无排卵性功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作用而无孕激素拮抗(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孕激素则限制子宫内膜增生,并使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子宫内膜不能由增生期转为分泌期,故经前3日刮宫见子宫内膜增生期改变(C对ABD错)。受精卵着床后,在孕激素、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增大,腺上皮细胞内糖原增加,结缔组织细胞肥大,血管充血,此时的内膜称为蜕膜(P37),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刮宫不会见到蜕膜(E错)。

月经周期共28天分为月经期4天和曾生期10天和分泌期14天,各为14天,增生期包括前3天为增生早期,中间3天为曾生中期,最后4天为曾生晚期。分泌期前5天为分泌早期,中间4天为分泌中期,后5天为分泌晚期~

334 545 🙄谁看懂了


促排卵药物包括尿促性素(hMG)(A对)、氯米芬(B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对)、卵泡刺激素(D对)。孕激素(P351)(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无促排卵作用,主要用于调节月经周期。

孕激素是排卵的结果,不是排卵的原因。排卵之后产生黄体,黄体才会产生孕激素,所以不存在什么孕激素促进排卵。

雌、孕激素的作用都是为怀孕做准备,而孕激素是怀孕了保胎同时防止再次怀孕


其中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D对)。

与疼痛有关的炎性介质:
前列腺素 缓激肽 p物质

前列腺素使子宫收缩导致痛经


#AMH #抗缪勒氏管激素
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预测COS反应和预测更年期,绝经后,抗缪勒氏管激素水平下降,较FSH升高、雌二醇下降早,能较早反映卵巢功能衰退(A对)。绝经后无孕酮分泌(B对)。绝经过渡早期雌激素水平波动很大”(C对)。绝经过渡期FSH水平升高,呈波动型(E对)。


盆腔放疗:子宫性闭经

搞不懂他完全说反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点赞,我的专业就是学放疗的,我可以明确的说,子宫对放射线(放疗)相当不敏感,甚至可以说是最不敏感的器官之一,换句话说,子宫对射线的耐受剂量相当高,这也是为什么子宫肿瘤可以用放疗的原因,因为可以用大剂量的射线杀死肿瘤而不会对子宫造成严重损伤。相反,作为性腺,卵巢对放疗的射线相当敏感,是最敏感的组织之一,只需要10Gy的剂量就可以使其功能丧失,所以卵巢肿瘤肯定是不能用放疗的,因为你用的剂量还没把肿瘤照死,卵巢先死了。所有只要是涉及到盆腔的放疗,比如结直肠癌的放疗,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放疗,膀胱癌的放疗,盆腔转移的淋巴结的放疗等等,在做靶区规划的时候卵巢一定是放疗医师会着重保护的部位,因为一旦放疗计划做的不好,把人家卵巢功能照没了,万一是个育龄期妇女,这是一定会起医患纠纷的。

谢谢你,让我对另一个知识点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卵巢肿瘤那一章里,有一个无性细胞瘤对放疗敏感,但是书上说无性细胞瘤对放疗敏感,但放疗会破坏患者的卵巢功能,故已极少应用,仅用于治疗复发的无性细胞瘤。

临床表现

#特纳综合征
属于性腺先天性发育不全,性染色体异常,常有蹼颈、盾胸、后发际低、腭高耳低、鱼样嘴、肘外翻等临床特征,可伴主动脉缩窄及肾、骨骼畸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听力下降及高血压等,表现为原发性闭经,身材矮小,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卵巢不发育,因此主要与卵巢(D对E错)有关,与垂体(A错)、下丘脑(B错)、子宫(C错)等无明显关系。

#Asherman综合症
Asherman综合症___子宫。子宫性闭经。Asherman综合征多因人工流产刮宫过度或产后、流产后出血刮宫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粘连而闭经,是子宫性闭经(A对)最常见的原因
Turner综合症___卵巢
希恩综合症___垂体
颅咽管瘤___下丘脑。下丘脑性闭经

继发性闭经:1.下丘脑性闭经:最常见;颅咽管瘤(记:下咽) 2.垂体性闭经:(1)垂体梗死:希恩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主因产后大出血(记:垂死挣扎)(2)空蝶鞍综合征(记:蝴蝶垂危)
3.卵巢性闭经: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
4.子宫性闭经:Asherman综合征(记:阿子)

原发性闭经指年龄超过13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超过15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
继发性闭经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

继发性闭经包括:
下丘脑性闭经(最常见,以功能性原因为主)①精神刺激②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③运动性闭经④药物性闭经⑤颅咽管瘤
垂体性闭经:①席汉氏综合征②垂体肿瘤③空蝶鞍综合征
卵巢性闭经:①卵巢早衰②卵巢功能性肿瘤③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性闭经:Asherman综合征(子宫性闭经最常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特征有:①雄激素过多(A对);②雌酮过多(C对);③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素(LH/FSH)比值增大(B对);④胰岛素过多(D对)。本病可用孕酮(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调节月经并保护子宫内膜,抑制LH过度分泌,并对抗雄激素等作用治疗。


育龄期女性,经期紊乱,毛发浓密,面部痤疮(雄性激素过多表现),身高158cm,体重76kg(经计算该患者BMI=30,>28属于肥胖),根据临床表现更多考虑多囊卵巢综合征(C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以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雄激素过多和肥胖。闭经泌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闭经和乳汁的分泌(B错);(P342)对抗性卵巢综合征或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女性第二性征存在(D错);特纳综合征(P275)为最常见的性发育异常,其主要病变为卵巢不发育伴有体格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为:面容呆板、两眼间距宽、身材不足(150cm)、蹊颈、盾状胸、肘外翻;第二性征不发育、子宫发育不良及原发性闭经(E错)

1.子宫肌瘤: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2.无排卵性功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大小不一
3.黄体萎缩不全:周期正常,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
4.黄体功能不全:周期缩短,经期正常,月经频发
5.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稀发。多囊卵巢也表现为单相体温,该患者表现为月经稀发,
无排卵功血表现为单相体温,不规则月经,月经紊乱,出血增多
6.泌乳素瘤:月经稀发
7.绝经综合征:月经周期紊乱。停经+潮热(雌激素低)——绝经综合征;老年女性(停经),外阴灼热,少许分泌物,淡黄色,散在出血点=萎缩性阴道炎
8.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9.子宫腺肌病:痛经

诊断方法

分段诊刮确诊:
排卵性功血
子宫内膜癌
绝经综合征


已婚:诊断性刮宫;未婚:基础体温测定。


绝经过渡期(无排卵性功血好发于绝经过渡期),月经周期紊乱伴潮热(内分泌紊乱表现),

彩超:子宫无血流信号(和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要点)

有个题眼,雌激素缺少首发症状是潮热

#绝经综合征
月经紊乱➕潮热➕精神症状:绝经综合征(雌、孕激素⬇️,FSH⬆️)


PRL正常,FSH>40,提示卵巢早衰。
该患者为年轻女性,闭经3年,内分泌检查血FSH55U/L(>40U/L),最可能的诊断是卵巢早衰,为卵巢性闭经
FSH>30卵巢性闭经
FSH>40卵巢功能衰退
卵巢早衰强调FSH升高
多囊卵巢强调LH升高,黄体生成素。多囊不排卵,所以拼命想让排卵故黄体生成素多
而卵巢早衰没有卵泡,所以卵泡刺激素多
LH=排卵
FSH=卵泡生成发展

绝经后卵巢功能衰竭,FSH≥40。绝经后,因为雌激素不足,负反馈引起FSH和LH升高,但因FSH明显高于LH,所以没有LH峰,不会排卵

FSH/LH均<5,提示希恩综合征。

LH/FSH≥2,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


#闭经诊断

IMG_8627.jpeg

在排除器质性病变、排除早孕后

  1. 第一步:孕激素实验。出血为阳性。
    1. 阳性说明缺孕激素,个么直接补孕激素(1度闭经);
    2. 阴性说明不是孕激素的问题;
  2. 第二步:雌、孕激素序贯实验。雌激素实验
    1. 阳性说明缺雌激素(2度闭经);停药后出现撤药性出血者为阳性,提示子宫内膜功能正常,可排除子宫性闭经,引起闭经的原因是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无撤药性出血者为阴性,提示子宫内膜有缺陷或被破坏,可诊断为子宫性闭经。
    2. 阴性说明子宫不行了,即子宫型闭经;但缺雌激素跟靶腺轴有关系,所以还要继续查
  3. 第三步:查FSH、LH。
    1. 如果因为负反馈增高说明问题出在卵巢源性雌激素分泌不足(卵巢性闭经);
    2. 不增高说明卵巢没问题,要继续查下去
  4. 第四步:用点GnRH,垂体兴奋实验
    1. 如果没有反应,说明垂体不干活了(垂体性闭经);
    2. 如果有反应,说明下丘脑没东西下来了(下丘脑闭经)

鉴别诊断

感谢前辈总结:
1.闭经 溢乳 高泌乳素血症。九版生理学:高浓度PRL负反馈抑制下丘脑GnRH分泌,从而减少垂体分泌FSH、LH,结果导致无排卵和雌激素水平低下。
2.闭经 无乳 垂体功能减退症
闭经:
根据之前有无月经,分为原发性(从没来过月经)和继发性(原来有,超过6个月或3个月经周期没来)
1.原发性闭经 多为发育障碍或自身对激素抵抗,Asherman综合征是继发性闭经,除此之外,看见其他英语名称的直接选。
2.继发性闭经
①.以下丘脑性闭经最常见。
②垂体性闭经:希恩综合征,多有产后大出血病史。因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坏死,表现为激素分泌不足(看见都是<的直接猜上去) 垂体坏死→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雌激素孕激素分泌不足。 因此,治疗应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卵巢性闭经: <40岁,没有其他病史,只给了激素水平的闭经,直接猜卵巢性闭经。以卵巢早衰最多见。
多囊卵巢综合征: 雄激素高,而孕激素低,故月经稀发,肥胖多毛。需予以促卵巢排卵治疗,同时警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垂体泌乳素瘤:闭经+溢乳。可见血清催乳素(PRL)分泌增多
九版生理学:
高浓度PRL负反馈抑制下丘脑GnRH分泌,从而减少垂体分泌FSH、LH,结果导致无排卵和雌激素水平低下。


月经频发,分泌不良
月经淋漓不尽,并存

体温单相--无排卵异常子宫出血__增生期/缺乏分泌期
体温双相--经期正常/高温相<11天--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黄体功能不足
体温双相--经期延长>10天--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双期并存—黄体萎缩不全

正常黄体14天,高温相14天,本题高温相8天——诊断黄体功能不足——黄体早死——子宫内膜早死——分泌期子宫内膜分泌不良。
分泌期与增值期内膜并存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长达9-10日,且出血量多。

我来解释一下原理
卵泡分泌雌激素促进排卵,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黄体可以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当孕激素催熟子宫内膜,且雌激素水平下降时,子宫内膜脱落,月经到来,此时诊刮子宫内膜应该是子宫内膜分泌期
黄体萎缩后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当黄体萎缩不全时,也就是黄体萎缩的慢的时候,就会一直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的增生,子宫内膜的增生多了,月经量就大了,孕激素使得高体温期持续,其月经周期时间正常,本质是黄体期延长,月经期延长,而较高的雌激素水平缩短了增生期。
而当黄体功能不全时,还是会有激素分泌,但分泌孕激素的时间变短,因此高温期缩短,且仅有少量的孕激素使得子宫内膜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进入分泌期,且激素分泌不足时,就相当于萎缩了,也就会很快脱落掉。加速了月经周期,此时诊刮就会看出分泌期的子宫内膜不足
而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是黄体生成不足,就当成黄体没了,那就没孕激素了,自然就没双相体温了,只有雌激素在一直刺激子宫内膜的增生,同时又没有孕激素的协同使得子宫内膜脱落,那么结果就是子宫内膜一直增生,直到兜不住了猛地脱落掉,也就是要么不来月经,一来就是大量月经。由于没有孕激素,你去诊刮,只会有增生期。


✔️功血:(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紊乱(量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药物治疗
✔️子宫内膜癌:绝经+少量阴道流血+子宫增大
✔️子宫腺肌症:进行性经痛+子宫增大
✔️子宫内膜异位:进行性经痛+子宫正常


患者停经3个月后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月(月经周期紊乱),经血量时多时少(经量不定),可初步诊断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排卵性功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作用而无孕激素拮抗,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增生改变,其中,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现称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P345)(B对)为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增生类型。
仅少数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可呈萎缩性(A错)改变。
黄体功能不全(P350)(C错)常见于生育年龄妇女,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不孕或早孕时流产。
黄体萎缩不全(P351)(D错)也常见于育龄妇女,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
无排卵性功血患者的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P345)(E错)不如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多见。

三个月没有正常月经,一直不规则流血,证明无排卵,无孕激素拮抗,从而雌激素长期刺激形成内膜增生(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最多)
若有周期的缩短或不变,为黄体的问题
周期延长,就是紊乱


多囊卵巢综合征(C对)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多发生于青春期、育龄期女性,可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症等,与患者症状相符。Tuner综合症(A错)临床特点为身矮、生殖器与第二性征不发育和躯体的发育异常。

并发症

卵泡黄素化未破裂综合征……葡萄胎、 内异症 #?

治疗

患者为青春期女性(无排卵性功血好发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月经初潮后1年,月经期1~4个月,经量多,伴血块(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应首先考虑为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这是由于在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的反馈调节尚未成熟,导致雌激素水平低,子宫内膜修复能力差而引起出血,故止血首选雌孕激素联合法(D对)。
性激素联合用药的止血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在治疗青春期和生育年龄无排卵性功血时常常有效。
大剂量雌激素(P348)(A错)可迅速促使子宫内膜生长,短期内修复创面而止血,适用于急性大出血时
雄激素(P348)(B错)中的丙酸睾酮具有对抗雌激素作用,减少盆腔充血和增加子宫血管张力,以减少子宫出血量,但仅仅起协助止血作用。
孕激素(P348)(C错)止血机制是使雌激素作用下的持续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达到止血效果,停药后子宫内膜脱落较完全,起到药物性刮宫作用,适用于体内已有一定雌激素水平的患者
刮宫术(P348)(E错)可迅速止血,适用于绝经过渡期及病程长的生育年龄患者,但对无性生活史青少年,不轻易做刮宫术。注:(10版妇产科P373)“选择孕激素脱落法或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不常规推荐不良反应较大的高效合成孕激素萎缩法,不常规推荐诊断性刮宫术和宫腔镜检查,因子宫内膜癌变风险很低...不常规推荐使用雌孕激素序贯法(人工周期)。”

的确,10版P371
孕激素内膜脱落法放在了第一位
雌激素内膜修复法:该法雌激素口服用量较大,不良反应较重,目前临床已较少使用。

雌孕联合(如避孕药),止血优于大雌。有血块,说明已经出血很多了,现在十版青春期首选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来止血
大雌更适用于急性血量多
雌孕序贯调周期

小量出血,孕激素占优势的避孕药
大量出血,雌激素
调周期,雌孕激素序贯


治疗止血后撤退性出血提示
孕激素内膜脱落法 体内有一定的雌激素
后续调节周期只需要孕激素就可以了

如果给了孕激素,不出现撤退性出血,提示雌孕激素都缺
后续疗法就要,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了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无排卵性功血
1754274399091.jpg

不是哦,黄体萎缩不全是经期延长,周期不变,这个周期延长了,应该是无排卵性功血

46岁妇女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绝经过渡期出现异常子宫出血),考虑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效的止血措施为行刮宫术(E对),不但可以迅速止血,同时还可对子宫内膜做组织学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癌。对于绝经后阴道流血、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子宫内膜癌后再按良性疾病处理(P315)。静脉注射立止血(或6-氨基己酸)(A错)为辅助治疗措施(P348)。口服大剂量雌激素(B错)多用于治疗青春期和生育年龄无排卵性功血(P347)。口服大量安宫黄体酮(孕激素)(C错)适用于体内已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血红蛋白>80g/L、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P348)。口服甲基睾丸素(雄激素类药物,作用类似丙酸睾酮)(D错)有对抗雌激素作用,减少盆腔充血和增加子宫血管张力,以减少子宫出血量,起协助止血作用(P348)。

诊断性刮宫(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适用于年龄>35岁、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属于排卵性月经失调分类中的黄体功能异常,其特点是月经周期有排卵,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月经第5~6日仍能见到呈分泌反应的子宫内膜(A对BCD错)。蜕膜是受精卵着床后的子宫内膜(E错)。

之所以4天后刮宫是因为大部分人4天的月经期把上个分泌期的分泌期内膜排干净了,所以正常人月经期4天过后(5-6天)刮出的是下一个增生期的子宫内膜,如果掺杂有分泌期子宫内膜,说明黄体还在分泌孕激素(萎缩不全),即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十版p374
正常月经第3到4日时,分泌期子宫内膜已全部脱落,黄体萎缩不全时,月经期第5到6日仍能见到呈分泌反应的子宫内膜,常表现为混合型子宫内膜,即残留的分泌期内膜与出血坏死组织及新增生的内膜混合共存

无排卵性宫血——不规则子宫出血
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黄体萎缩不全表现是经期延长,因为黄体萎缩不全本质是黄体14天后不消失,仍然释放少量孕激素,导致内膜在月经周期因为孕激素而出现不规则脱落

而无排卵功血是整个月经周期,因为不排卵导致没有孕激素限制雌激素,所以可能出现雌激素低水平突破性、撤退性、高水平突破性出血而表现为整个月经周期不规则出血。

诊刮时机:
无排卵异常子宫出血:月经来潮6小时内;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月经5~6日;
黄体功能不足:经前期,预计月经来潮1~3天

判断有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良,在月经前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刮宫(A对);IUD取器时间在月经干净后3-7日为宜;疑为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时,应于月经第5-6日取材。

(1)月经6小时,看分泌期子宫内膜。月经来潮后6小时内,刮出的一般都是剥脱下来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其余时间段不一定是,或者不敢确定是不是,就这个时间段儿内基本可确定是分泌期子宫内膜。故以此判断黄体的功能。
①如果没有看到分泌期子宫内膜,说明没有排卵→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②如果有看到分泌期子宫内膜,但分泌反应落后两天以上,说明有黄体形成,但是黄体期短→有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

(2)月经前1到3天,诊刮有子宫分泌期内膜,但分泌反应落后两天以上,说明有黄体形成,但是黄体期短→有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

(3)月经5到6天,正常子宫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已经完全脱落,如果这时候还有分泌期的子宫内膜,说明黄体期延长→有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黄体萎缩不全。

取出放置环,月经干净后3-7天
输卵管绝育术,月经干净后3-4天
黄体生成不足,经期前6h刮宫
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经期第5-6天刮宫


#黄体功能不足 主要治疗方法为:

  1. 促卵泡发育
    1. 卵泡期使用低剂量雌激素(A对)
    2. 氯米芬(B对) 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促排卵治疗【氯米芬】,需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为体外受孕辅助生育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人体对促排卵药物产生的过度反应,以双侧卵巢多个卵泡发育、卵巢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异常体液和蛋白外渗进入人体第三间隙为特征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并发症。OHSS主要临床表现为卵巢囊性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积聚于组织间隙,引起腹腔积液、胸腔积液,伴局部或全身水肿。
  2. 促进月经中期LH峰形成:当卵泡成熟后,给予绒促性素(hcg)5000~10000U一次或分两次肌内注射
  3. 黄体功能刺激疗法 隔日肌内注射绒促性素(C对)1000~2000U
  4. 黄体功能补充疗法:一般选用天然黄体酮制剂(E对)
  5. 口服避孕药:尤其适用于有避孕需求的患者。根据第八版和第九版妇产科学,本题无正确答案,原答案为D。

单纯绝经综合征患者:雌、孕激素联合应用
绝经综合征,患者既往子宫全切除:单用雌激素治疗。这题出的挺好,都知道单用雌激素会有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但题目中说子宫已全切,根本不可能再发生子宫内膜癌,所以可以放心的单用
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单用孕激素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雌、雄激素联合应用


垂体泌乳素瘤:首选溴隐亭,药物无效/产生明显压迫及神经系统症状时选手术